核心提示:香港媒体称,内地楼市正在上演罕见“天文异象”:三、四线城市“多地大旱”,急需落雨;而一线及少数二线城市正在遭遇“水灾”。更奇特的是,政府在“旱区”采取了“人工降雨”措施,但“雨”却落到“涝区”。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港媒称,买房的人在抓狂,买不起房的人也在抓狂,只有卖房的人在狂抓,内地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市的狂热,让卖房的人狂抓钞票一捆又一捆。
据香港《商报》网站3月1日报道,在内地,现在人们都在后悔,没有买房的人后悔没买,卖房的人后悔卖早了,买房的人也在后悔买得太小太少了,一线城市的房价正脱离正常范围进入“飞行模式”。
报道称,披着棉被连夜排队买房;交易中心水泄不通被迫实行客流限制;一套房一日连跳三次价;日光盘、时光盘……总之不必赘述,一线楼市真的“疯了”,中国楼市正在上演罕见“天文异象”:三、四线城市“多地大旱”,急需落雨;而一线及少数二线城市正在遭遇“水灾”。更奇特的是,政府在“旱区”采取了“人工降雨”措施,但“雨”却落到“涝区”。
报道称,虽然房子是最传统的商品,但用传统的商品供求关系,已经无法解释这些狂热。现在的房价不是在围绕价值波动,而是在脱离价值飞行,一线楼市进入“飞行模式”的背后,是典型的货币现象。
从2006年至2016年,过了10年,重工业化结束了,粗钢产量从近30%的增速变为负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势结束了,流动人口数量减少了,城镇化到后期了,总之经济放缓了。在股市震荡的背景下,游离于实体之外的天量货币无处可去,一头扎进了房市,所谓的税收等政策优惠不过是一个引爆的导火索。
报道称,只是目前暂不明朗的是,继在去年股市超过5000点,在今年引爆一线城市“疯楼”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中国官员和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新经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成为新引擎。然而房价疯涨却无情地嘲笑了“双创”。
报道称,对于非创业者的普通白领来说,家庭消费结构已严重扭曲,衣、食、住、行、文、教、医,每个家庭的消费需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使每个家庭成员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一旦全家几代竭全部之积蓄统统投到房屋这一件上,内需“马车”难以快动。
报道称,房价的疯涨,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到心理素质失衡。因为房价疯涨的出现,标志着相关利益方获得更多、更高的剩余价值,进一步拉大了富人集团与穷人阶层的差距,结果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最终买单恐还是草根。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关注内地一线城市房价 疯涨令人忧
参考消息网2月2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随着中国大陆房贷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利率上调、房地产交易的契税及营业税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农历新年过后楼市开始回暖,虽然部分政策主要并非针对一线城市,但市场心理开始产生变化,更多业主开始惜售观望,市场房源逐渐减少,导致中国大陆民众“急于买房”。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2月29日报道,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近期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宽松的购房政策推动房价上涨;二是局部优质供应开始出现库存规模不足,刺激一二手房价格呈现快速飙升态势;三是受心理预期影响,不少民众担心房价再次上涨,都会“买涨不买跌”。
报道称,民众也相信只适用于二、三线城市的楼市放宽政策,亦会逐步延至一线城市。
另外,一线城市的教育、医疗等条件优势明显,工作机会更多,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房价自然水涨船高。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认为,一线城市房价迅速上涨的现象令人担忧,社会资金配置进入一线城市楼市中,导致“一房难求”。
香港《东方日报》网站报道还称,中央近年放宽楼市政策,市场交易活跃反过来推动一、二线城市楼价急速起飞,不少市民忧虑房价持续上升,近期频频出手买房。其中浙江杭州、江苏苏州等地均出现“抢楼潮”,上海甚至有民众半夜裹被排队买楼。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29日报道称,农历春节过后,大陆多个主要城市的新建项目突然引爆,二手房价格频频调涨,一周涨人民币20万元的十分普遍。一些新建项目都出现一日、甚至半日售完的疯狂现象。突然上升的成交量,还让各大房产交易中心不堪重负,周遭交通大塞车。
报道称,上海楼市疯了,是最近很多业内人士的看法。新盘火爆,二手房市场更是“跳价连连”,有些甚至来了一个“三级跳”——早、中、晚不同的价格。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9日报道称,内地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刺激恐慌性抢购,卖家坐地涨价,有消息说上海一套房子交易期短短几天房价就涨了100万,卖主急得要毁约。
报道认为,房地产之与中国经济,已带有赤裸裸的绑架意味,如果这样下去,房地产将成为中国经济之癌。经济进入中速调整期,过去的“主发动机”降温,本是一次理性调整和市场出清的开始。但随着土地市场进入冰河期,房地产相关税费和土地收入锐减,地方政府就坐不住了。年终经济数据不乐观,“要不要再刺激”成为热议话题,现在看来油门又一次踩下,经过多次的癫狂,这次如果在高位失速恐有脱轨之虞。
报道称,巴菲特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部悬疑大剧,有一大群人在下注,而且赌得很大。显然这赌局已经进入了鼓点声密集的高潮期。
美国人反省次贷危机时说过,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一样,危机除了市场本身的失控,另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源于决策系统的盲目自信和过于自负——由此导致从华尔街到华盛顿的双向失灵。
报道称,历次调控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房地产和土地财政依赖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抱薪救火”与“釜底抽薪”的博弈往往并行,“信号轨”与“噪声轨”出现在同一段路面上。必须承认,中国经济当下的放缓,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之癌的不断恶化,如果不愿正视继续以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任其扩散,更大的风险考验还在后面。
【延伸阅读】德媒:春节后京沪房价“疯涨” 中小城市楼市惨淡
参考消息网2月24日报道 德媒称,春节过后,京沪房价迎来新一轮上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中小城市楼市的惨淡光景。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23日报道称,春节过后,京沪楼市交易量大增,房价呈现快速上涨。据中国媒体援引地产专家称,“300万已成北京买房起步价”。
报道称,中国媒体在形容京沪这一轮房价上涨时,纷纷使用了“疯狂”这个形容词。不过,这种“疯狂”并非是全国性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部分中小城市的楼市库存积压和房价回落。对此,中国官方近日推出了一系列“去库存”政策。
严重的区域分化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房地产及资本管理公司“仲量联行”的中国研究部总监周志锋分析,京沪新一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情绪”。虽然“去库存”政策不涉及北京与上海,“然而政策释放出来了一个信号,政府目前在宽松过程中,让购买者认为房价会上涨,因此集中入市”。
报道称,对于目前中国楼市严重的区域分化,周志锋认为原因在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及其对人口的吸引力。
“这些(中小)城市为何会有(楼市)库存?其GDP主要靠固定资产拉动,反过来大城市的产业发展更领先,更多高附加值产业,更多就业机会,导致了人口向这些地区的聚集。比如,北京、上海在过去10年常住人口增加非常快,这些人都会考虑买房子,因此,这里就有源源不断的需求存在。”
这位房地产专家同时表示,在供应方面,一线城市经过了多年快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这几年供应量整体上在减少。“需求在增长,供应在减少,这必然推动市场房价向上走。” 他预计,如果没有政策面干预,一线城市房价在2016年还会进一步攀升。
大城市继续涨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报道,2015年12月“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环比涨幅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大部分三线城市仍然处于库存逐步消化阶段,环比仍在下降”。
报道称,近日中国政府出台了“去库存”政策,降低部分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四线城市的房贷门槛、实行契税营业税优惠,然而房地产专家周志锋预测,“中小城市楼市的下行压力将继续保持”。
他表示,中小城市的购买力有限。“这些城市面临人口流失,当留不住当地人才时,谁来买房?”
【延伸阅读】台媒:大陆购房契税下调 引发一线城市房价跳涨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财政部推出房市降税新政后,上海房价出现飙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2月23日报道,大陆官方春节前推出一系列刺激买房措施,供过于求的县级市买气未提振,反倒是仍未全面开放限购令的上海虹口区,352间房一天就被抢光。
春节后首个周末,一线城市虽未实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房贷新政,只有交易契税及营业税部分优惠措施下,房市却出奇红火。
房地产业者指出,年前首付门槛的降低及年后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公布,虽然主要针对的并非一线城市,但市场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已进入卖方市场,更多房东开始惜售观望,市场房源越来越少。
据台湾“中央社”2月22日报道,上海市区一套老旧公有住宅的屋主一天内连调3次价格,最后比农历春节前价格贵了人民币70万元。
大陆房地产人士指出,春节后的上海房市“一房难求”。
综合大陆媒体报道,上海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大厅内,谘询的市民络绎不绝,交易大厅更是人满为患,不少屋主出现“惜售”的心态。
大陆房地产租售平台安居客分析师俞佳指出,房产契税的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中高端住宅的购置门槛,刺激更多中高端住宅进入市场,促使整体房价暴涨。
房地产经纪公司上海链家望族苑店的工作人员说,上周末开始,每天来电量多了20%到30%左右,而上门欲买房的也比平时增加3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自22日起调降房地产契税及营业税,被视为房地产去库存的利多政策,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购买第2套房的税不变。
【延伸阅读】六成城市房价上涨 中国百城房价现“开年热”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16年首月,中国百城房价延续“暖冬”势头,连续第9个月环比上涨。业内人士预测,在经过2月份春节传统淡季的短暂平淡后,中国各地购房需求可能会继续释放,百城房价整体或稳中有涨,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则可能出现较大涨幅。
中国指数研究院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中国100个受监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1026元人民币,环比上涨0.42%。从涨跌城市个数看,6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39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持平。
库存高企是制约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分析人士指出,百城中,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上涨意味着许多一二线楼市经过一年多的“去库存”过程,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2015年以来,去库存成为中国楼市政策的主基调。当年中国央行5次降息降准,普通人购房还款的压力明显降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
今年年初,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房地产去库存也成为各地两会的热词,许多地方还提出了包含公积金政策等促库存消化的具体政策措施。
例如,河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6年,河南将以去库存、促消费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缴存职工用公积金贷款改善住房条件,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常住人口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等。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化解房地产库存。
河北、内蒙古、湖南等多个省(区)也明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有的地方已经出台了助力去库存的新政。
重庆市新年出台一则新政,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售收入的计税毛利率由20%调整为15%,非普通住宅、商业、车库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由3.5%调整为2%。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降税措施将加速楼市成交和库存消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目前各地在密集发布“去库存”政策,预计后续各省都将针对房地产库存出台不同力度的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迎接一轮密集的政策宽松潮。
当然,政策不能一刀切。目前中国各地楼市库存压力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城市间甚至是天渊之别。与去年1月相比较,中指院重点监测的100个城市中,仍然有60个城市房价下跌,其中福州市房价同比跌幅最大,下跌11.72%,三亚、绍兴等14个城市跌幅在5%-10%之间。
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却是涨势惊人。中指院数据显示,1月份,深圳市新房价格环比去年12月份上涨5.24%,同比上涨44.98%。上海市新房价格相较一年前上涨14.82%,武汉市房价较一年前上涨16.62%,北京涨8.25%。
SOHO中国CEO张欣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对媒体表示,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今年房价仍然保持上涨的趋势。作出这个判断的前提是整个中国的宏观政策是“存款准备金在降、利息在降”。“对世界各个经济体而言,降息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都是上升的。”张欣认为,中国除了库存量大的城市可能会有一些例外,京沪等库存压力不大的城市房价会继续走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