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外媒关注"双11":网购盛宴再刷纪录 成交额过千亿

发布者:陈涛发布时间:2016-11-14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创造和推广“双11”购物节开启了一场网络购物革命。马云认为,未来20年最大的挑战将是实体店与网络商店的融合。

  

  11日,一家快递公司在北京的工作人员正处理堆积如山的包裹。(路透社)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外媒称,今年阿里巴巴“双11”购物节成交额高达1207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的912亿,创下新纪录。
阿里成交额破千亿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2日报道,IDC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霍锦洁(音)表示:“‘双11’不再是马云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国性的。我觉得这是所有中国人在努力创造另一个新世界纪录。”
埃菲社11月11日报道称,数亿中国人在11月11日这天争先恐后地参与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创造和推广“双11”购物节开启了一场网络购物革命。
然而,今年的增幅低于去年,也没有达到很多专家的预期。
阿里巴巴利用一块巨大显示屏来统计天猫、淘宝等的销售情况。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表示,通过“双11”购物节可以看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他还表示对现在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
报道称,自从2009年首创“双11”购物节以来,阿里巴巴屡破纪录。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称,阿里巴巴的光棍节并非一场空,由于中国消费者抢购网上打折商品,其销售额在短短5分钟就达到了10亿美元,全天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32%。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说,网站成交金额将“不再是我们绩效的最重要指标”,因为阿里巴巴已经超越了这个指标,也“因为它对外界来说可能产生误导”。
报道称,马云还用他特有的热情洋溢的方式驳斥了有关这个活动已经走到尽头的观点。自从2009年开创以来,该活动屡屡打破纪录。他说:“这个活动我们会做100届,所以现在还有92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网站成交金额进行了调查,同时调查了阿里巴巴对菜鸟联盟的解释以及它对交易额等多种业务的报告。
分析人士对这些数字也有所质疑,之前有商家通过发出空包裹“刷单”以提高排名。
报道称,阿里巴巴今年委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网站成交金额。阿里巴巴还表示正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合作,并强调不会容忍商家在其平台上的不法行为。
中国监管部门还承诺要打击商家的不正之风,例如在之前几周先提价然后再打折。
押宝虚拟现实购物
埃菲社11月11日报道称,马云认为,未来20年最大的挑战将是实体店与网络商店的融合。面对有关阿里巴巴销售平台商品质量的质疑,马云希望能够逐渐打消这种疑虑。
阿里巴巴的设想是,未来身在北京的消费者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在纽约购物,或者利用类似著名网络游戏“口袋妖怪”的模式,吸引顾客前往实体商场“寻宝”,即寻找折扣。
德国《商报》网站11月11日刊登题为《中国是沉醉于虚拟购物的超级大国》的报道称,这看上去就是一间普通客厅。但阿里巴巴虚拟现实购物场景中的这个房间只是对一种新购物体验模式的预先尝试。这是一个电脑设计出的房间,白色的墙壁上悬挂着世界各地购物中心的照片:巴黎、纽约、伦敦和东京。远隔万里之外轻轻点一下,即可进入商场。
报道称,阿里巴巴在中国今年最重要的购物日——“双11”——准时上线了一个人造购物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将帮助这个电商巨头减少退货量,吸引更多顾客踏上数字化购物之旅。
所有新式智能手机都支持阿里巴巴的虚拟现实购物系统。“顾客的购物行为在发生改变。购物越来越成为一种体验。”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
阿里巴巴称自己是全球首家提供百分之百虚拟现实购物体验的企业。分析师们也相信阿里巴巴能帮助虚拟现实购物实现突破。“新技术将带来全新的购物模式,”来自天灏资本的侯晓天(音)说。
提速全球战略布局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2日报道,在中国被称为“光棍节”的11月11日也是电商大规模促销的日子,今年的形势依旧火爆。来自海外的1万余家企业也参与了活动,“优衣库”、“松本清”等日系商品店铺也为吸引顾客绞尽脑汁。
报道称,参加阿里巴巴“双11”购物节的企业或品牌数量从去年的2.5万个飙升至今年的10万个。其中海外企业就超过1万家,也多于去年。除了美国的耐克等品牌外,今年苹果等公司也首次参加。
在2015年的“双11”卖出6个亿的休闲服饰品牌“优衣库”在今年“双11”当天实施了部分商品线上线下同价销售的联动战略,数千家实体店铺参与了该活动。
从海外商品销售的国别来看,截至11日夜,日本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和韩国。以促销为手段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攻占中国市场?“双11”已经成为考验海外企业智慧的日子。
另据法国《费加罗报》11月12日报道,阿里巴巴2009年发起“双11”活动时只有20多个品牌参加。7年之后,从玛莎拉蒂到肯德基的全球10万个商家参加该活动。
报道称,这都只是开始。支付宝正在筹划最简单的识别支付。阿里巴巴负责国际业务扩展的迈克尔·埃文斯对本报指出:“所有你今天看到的都将推广到全世界。”阿里巴巴正在打造包含社交网络、银行、数据处理的体系,目标是全球层面的20亿消费者。马云曾预言:“阿里巴巴不仅仅是电子商务。20年内,一个全球虚拟经济将会诞生。”在经济放缓和收益下滑的情况下,扩张也是不可或缺的。
埃菲社11月11日还报道称,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消费仍保持强劲。专家指出,近年来阿里巴巴向全球化方向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外国消费者对其品牌和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是最大的障碍。虽然打入印尼、印度等国市场可能相对容易,但要想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阿里巴巴将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激烈的竞争。
【延伸阅读】单日1207亿 天猫双11创全球零售史奇迹
中新网杭州11月12日电(赵小燕)11月11日24时,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精彩落幕,全天交易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207亿元,其中无线成交占比82%,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一举创下全球零售史上的奇迹。
今年天猫双11启动话音刚落,就以超凡气势开场,20秒交易额过1亿、52秒交易额上10亿、6分58秒破100亿。双11刚过半,12小时29分26秒,交易额已经达到824亿元,超过了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日均零售额。最终,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以1207亿留给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走过八年,如今的双11已演变成为一场万物互联没有边界的世界级狂欢。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看来,当线上线下、物流、支付和大数据完美结合,将重塑零售业态。这场新零售狂欢不仅引燃商业未来,单日千亿的交易额也将催生世界新经济体。
94个品牌加入双11“亿元俱乐部”
每年双11都在创造新的零售纪录,今年天猫服饰、美妆、电器城、手机、快消食品、天猫国际等类目都保持强劲增长。天猫电器城双11开售仅2小时,就有超2000品牌超过去年全天交易额。
“我们正走在推动零售重构的道路上,但远没有完成。这次双11是我们重构零售行业的起点。”在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看来,今年双11刚刚揭开全球新零售时代的序幕。
对品牌和商家来说,今年双11同样是迎接新零售时代到来的重要时点。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共有94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其中优衣库2分53秒破亿,再次创造纪录,成为今年双11全品类第一个“亿元俱乐部”玩家。苹果首度亮相双11,就在手机销售中夺魁。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品牌表现亮眼。首次参战天猫双11的法国娇兰,仅用12分钟,交易额已超过其入驻天猫时整月的预售额和“超级品牌日”全天销售额;同为该集团的MAKEUPFOREVER仅用15分钟,成交额就达到去年双11全天的3倍。
这些傲人的数字让张勇在双11现场回想起2011年,当时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一年的交易额为1000亿元。张勇曾在会上说,我们要有志气一天做到1000亿。
如今,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仅用了5年就完成了这个目标。
  消费走向娱乐化 双11已成消费盛宴
消费与娱乐的边界,在今年双11期间被完全模糊化了。在消费中娱乐,在娱乐中消费,才是眼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
11月10日晚,深圳大运中心的舞台上,“魔术师”马云随手变出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把今年双11消费娱乐化推向高潮。
来自索福瑞、酷云EYE等多家权威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天猫双11狂欢夜”在11月10日当晚的电视收视榜上雄踞榜首。晚会过程中粉丝全场互动总数达74亿次。
作为独家冠名赞助商,上海家化在晚会上吸睛无数,同步带动线上销售。截至11日凌晨,上海家化子母品牌13家旗舰店涌进1300多万人,较晚会前增长1000%。
双11晚会并不是惟一的消费娱乐场景,此前天猫已成功举办了一场国际时装周级别的8小时“即秀即买”全球潮流盛典,包括Burberry、玛莎拉蒂、娇兰、RIMOWA、徕卡等50个全球顶级品牌现场首发新品,超过30家国际品牌互动展览,200名国内外名模和明星现场走秀。
此外,双11还通过直播互动、VR、边看边买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消费者购物的参与感和趣味性。双11期间,官方直播加上商家和红人组织的直播,总场数超过6万场。超过600个国际大牌参加官方直播,包括杨洋、杨幂、张艺兴等100多位娱乐明星,50位体育明星和300位网红达人在直播中与消费者互动,并激发购买。
在天猫双11狂欢夜总导演、美国金牌制作人大卫·希尔看来,不见得每个人都踢球,但每个人一定都会购物。“就像‘奥斯卡’是电影的顶级盛会和庆典,‘超级碗’是体育的庆典,‘格莱美’是音乐的庆典,‘双11’则是消费的盛宴,是商业与贸易的庆典,更重要的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一年一度的狂欢。”
海内外商业基础设施贯通天猫国际 现首个破亿商家
早在今年双11开始前,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就评论,今年的双11是阿里巴巴重塑中国以及全球零售业的启动会,是其实现“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宏图的第一步。
迈开这一步的关键,是将海内外商业基础设施打通,实现全球新零售一体化。今年双11,消费者可以享受买遍全球的乐趣,品牌商家也迈进“卖全球”的时代。今年双11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共有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全球消费者在天猫国际开售后涌入,仅9个半小时,成交额就已超去年全天。去年双11首家破千万的澳洲大药房ChemistWarehouse在当晚23点19分,成为中国跨境平台首个破亿商家,这相当于一般跨境平台一个月的交易额;第二次参加双11的梅西百货,仅用5分钟成交额突破去年双11全天成交额;美国第二大零售商Target首战双11就得到骄人成绩,不仅拿下了全球VR购物第一单,其母婴类等多个商品成了天猫国际上领跑的爆款。
相比“买全球”,“卖全球”是今年双11“全球化2.0”的一大看点。像梅西百货、糖村、德国宝等品牌纷纷选择在天猫公测“卖全球”模式,最终共有上百个港台和海外品牌,将美妆、母婴、电器等全品类商品销售到港台地区,并提供港币等本地货币结算等一系列定制服务。
实现这一跨越并不简单。今年双11,阿里完成了从产品底层、支付金流、物流模式到前台展现的全线升级,为海外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第一次实现在中国大陆外商品交易的美元结算模式,让海外商家通过运营一家店铺、使用一个海外支付宝账户,就能同时覆盖全球多区域市场。
百万门店打通线上线下
双11期间,线上线上打通的店铺超过100万家,涉及苏宁、银泰、TCL、优衣库、索非亚、GAP、Bestseller、B&Q等国内外数千商家。其中,近10万家门店全面实现电子化运营,通过千牛“店掌柜”实现门店导购员的数字化武装,变身“智慧门店”。当消费者在品牌天猫旗舰店购买时,可以通过“奇门系统”对接,实现最近门店配送,最快两小时送货上门。同时通过“数据银行”将线上线下会员信息融合,实现全渠道的消费者运营。
11月6日,一家近500平米的淘品牌集合店在杭州银泰百货下沙工厂店正式亮相,所有品牌与天猫同价。包括茵曼、七格格、鹿与飞鸟、日着、迷阵等40多家淘品牌已经入驻该店,涉及服饰、家具、家居生活用品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天猫全球首家全渠道智慧型门店在杭州湖滨银泰的卡西欧专柜试点落成。在这家全渠道智慧型门店里的电子屏上,不同的消费者进去,会看到不同的商品。这背后,阿里利用线上线下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这些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诉求,即时匹配最适合的商品,同时帮助商家提升运营效率。
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在线上和线下同时打通。通过AR+LBS技术的结合,天猫推出“寻找狂欢猫”全球互动游戏,带来前所未有的增强现实互动消费体验。双11期间,以阿里庞大的商业体系为基础,在2000多家星巴克门店,5000多家KFC门店,500多家电影院以及苏宁易购,杭州银泰百货、南京苏宁新街口店、北京西单大悦城、深圳海岸城等5家线下店附近,消费者只要打开手机淘宝和天猫,就可能“捕捉”各种大牌家的猫咪,获得超值双11红包和多重丰厚大奖。
截止到11月10日,“寻找狂欢猫”的游戏累计访问用户过亿,参与捉猫的用户近7000万,捉猫次数超过17亿次。线上的创新玩法,带动了线下的消费力,仅星巴克券就发放了近27万张。
新技术大迸发从人工运营到人工智能
经过数月紧张备战,今年双11打造了堪称全球最复杂的交易、支付、物流系统,背后是强大的云计算平台、海量数据、智能算法的支撑。
双11开场的第一个小时,就涌入1.2亿用户。阿里的世界级交易和支付系统也再次见证技术奇迹,创造了每秒交易峰值17.5万笔,每秒支付峰值12万笔的新纪录。而2009年的第一次双11,交易峰值仅为400笔每秒,支付峰值仅为200笔每秒,八年增长数百倍。
正如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每一个商业奇迹的背后,也都有技术创新在支撑。双11从人工运营发展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其背后是新技术和新能源的不断进击,可以说今年双11开启了一个智能时代。
智能决策引擎分秒不停的自我迭代,每次点击背后都有海量计算和万亿级智能匹配。双11全天,“电商大脑”通过机器学习自动生成近千亿次个性化展示。
今年天猫双11的个性化已经渗透到平台的每根毛细血管,包括搜索、推荐、猜你喜欢、有好货、店铺、商品详情、问大家、微淘等大幅提升消费者的需求匹配,就连红包、优惠券都会投你所好,如同一个有“大脑”的机器人。阿里已开始把这种个性化的技术能力逐步向商家开放。
除了“电商大脑”之外,智能服务机器人阿里小蜜成为双11服务主力。双11当天,阿里小蜜承担了近95%的服务,解决率超过96%,服务人次632万,相当于5.2万人工客服不间断工作24小时。
阿里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通过阿里云为全社会提供服务。ET是阿里云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具备了视频图像识别、语音合成、交互、计算等领域的能力,已经应用到交通预测、智能客服、法庭速记、气象预测等领域。双11既是新技术、新能源的第一应用战场,同时也是这些技术能力普及化的开始。
物流订单量超过6.57亿 菜鸟联盟成中国最大开放仓配网络新零售离不开新物流的强大支撑。
13分19秒,从下单到签收,家在广东佛山的市民收到双11全国第一单;5分钟完成打包,再到17分钟海关检验出库,直至28分钟抵达消费者家中完成签收,不到半个小时,杭州市民汪女士便收到了今年双11的跨境第一单;1小时25分钟,农村双11首单签收,送到了家在云南弥勒的新哨镇的张女士家里,村民们也能享受3.0版极致购物体验。
双11当天,菜鸟网络平台物流订单量超过6.57亿,其中菜鸟联盟经过这次双11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开放仓配网络。
货越卖越多,包裹越送越快。与去年相比,除订单量更大外,物流效率也更高,这与历年双11的趋势相吻合。
伴随双11的热潮,菜鸟网络的仓配、农村、跨境、城市末端等物流网络,通过大数据协同快递企业,开始了打破世界纪录的包裹大派送;菜鸟联盟、智能分单、聚单直发、“黑科技”机器人、云客服智能服务宝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将助力商家,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物流体验。
单日支付超过10亿笔新金融消费领先全球
新零售背后是蓬勃发展的新金融。今年双11期间,强大的支付系统不但保障了支付峰值,同时消费信贷、消费理财、消费保险等新金融消费也激发了消费活力,成为驱动零售的新引擎。
在进入千亿时代的时刻,全球网络支付的数据也在创造新的历史。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了10.5亿笔,同比增长48%。支付峰值达到12万笔/秒,是去年的1.4倍,也刷新了去年创下的峰值纪录。
用明天的钱,让今天的自己过得更好成为很多人新的生活方式。花呗的总支付笔数超过了1亿笔,在淘宝天猫的交易中,承担了20%的支付量,撬动的交易总额达到268亿。其支付成功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00%。
在千亿销售的背后,运费险、货物破损险、食品保质险、衣服褪色险等各类消费保险在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供保障。消费保险全天产生6亿笔,为双11消费提供的保障金额达到224亿元。消费保险也成为中国为全球保险业贡献的全新物种。
“以大数据为引擎,以云计算为动力,未来新零售一定会推动产生不同于现在业态的零售产品,它不是百货、购物中心或者连锁的便利店、大卖场、超市,而是新一代的零售产品,是通过变革的零售产品。未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零售产品创新,将建立在商业元素重构的基础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
【延伸阅读】盘点“双11”:单日破千亿 四把“火”助燃全球零售奇迹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陈溯)开场不到7分钟销售过一百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天创下千亿元销售额......2016年中国最大购物狂欢节“双11”连创纪录,有四把“火”助燃了这场消费“盛宴”。
  一把“火”:全球布局“开疆扩土”
走过8年,中国的“双11”已变成一场全球的节日,单日235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个国际品牌参与其中。全球商品的互联互通为零售消费开辟了广阔空间。
中国民众继续对海外产品保持极大热情。澳洲大药房ChemistWarehouse成为中国跨境平台在“双11”首个破亿商家,这相当于一般跨境平台一个月的交易额;第二次参加“双11”的梅西百货,5分钟的成交额就突破去年“双11”全天成交额。
相比“买全球”,“卖全球”是今年“双11”全球化的最大变化。全球消费者都在今年的“双11”展现了热情,天猫海外销售通道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双11”开场1小时交易额超1.43亿元,截至北京时间11日8点半左右,天猫“双11”在日本、美国、欧洲的交易额均超过2015年全天。
“我们看好全球化,未来20年,全世界都是机会。”马云表示。
  二把“火”:娱乐营销“擂鼓助威”
11月10日晚,在“双11”狂欢夜上,“魔术师”马云随手变出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与国际大牌明星共同直播演出。刘强东也在当晚献出直播首秀,“秀厨艺”与观众互动。消费与娱乐的边界在今年的“双11”模糊化了。
娱乐的目的在于流量。调查机构索福瑞数据显示,“双11”狂欢夜在晚会过程中粉丝全场互动总数达74亿次,在晚会现场,天猫洒出2000万个“双11”红包吸引消费。而刘强东的直播首秀吸引了2100万人次观看,获得了500万个赞。
  三把“火”:技术物流“后方坐镇”
“双11”期间,天猫订单峰值每秒达到17.5万单,支付峰值达到每秒12万笔,而2009年,交易峰值仅为400笔每秒,支付峰值200笔每秒,8年增长数百倍的背后,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升级的支撑。
除了技术,全国物流行业也做好了“爆仓”准备。据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双11”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3.5亿件,同比增长59%,预计11日至16日,全国将有10.5亿件包裹。
为了“应战”,全国物流共投入1100多万平方米处理场地和200多万名员工,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纷纷添置全货机,顺丰更是包下整条高铁送快递。
北京白领赵成程11日凌晨“抢”的连衣裙,12日下午就收到了快递,“速度太快了,以往都要等至少5天以上。”
  四把“火”:消费升级“强根固本”
今年“双11”开场13小时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日均零售额,全天达到1207亿元,比去年“双11”增长了32%。事实上,这场“盛宴”的基础是中国亿万消费者中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今年三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业内人士指出,只有跟上消费升级的步伐,中国消费才能“更上一层楼”。
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2016年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82.7%,比2014年提升8.8个百分点。此外,农村电商的快速布局、物流速度的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都使得中国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好,“花钱”越来越便捷。
但仍有民众表示不够满意,网民“一片彩霞”表示,“双11”真正的实惠其实并没有多少,而且很多许诺的优惠返券不能及时下发,“期待‘混乱’的管理能有所改善。”
【延伸阅读】“双11”广东人豪掷147.7亿元 稳居全国首位
中新网深圳11月12日电 (许青青 赵小燕)11日24时,2016天猫“双11”落幕,全天交易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207亿元,其中广东省交易总额为147.70亿元,高居全国首位。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显示,消费力最强劲省份为广东省,其次分别是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和四川省。城市排名前五位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
2015年“双11”广东省全天交易额为100.35亿元,今年同比上涨47%。广东省“剁手党”战斗力最强的分别是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其中深圳市最能买,“双11”全天交易额为40.99亿元,同比增长46%,深圳人最喜爱购买的物品是智能设备。广州“剁手党”贡献了37.22亿元,同比增长47%。
从消费人群来看,广东省热衷“双11”“买买买”的主要为女性消费者,占比55%,消费主力年龄在26-35岁之间,“90后”购买力也同步增长,省内“双11”“剁手党”中,有30%的人群年龄在25岁以下。手机成为广东省各年龄段消费者都爱买的产品,其次分别是低帮鞋、羽绒服、平板电脑和靴子。
据统计,“双11”当天,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物流订单超6.57亿,全世界参与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
【延伸阅读】8年双11报告出炉 亿万消费者被唤醒的秘密
中新网11月12日电 2016年,第八个双11落幕,交易额(GMV)终破千亿,定格在1207亿的新起点。
回顾8年“双11”, 2016年,交易额创下1207亿历史新高,支付笔数从376万笔上升到10.5亿笔,增长了278倍,网络消费规模指数扩张了219倍。
滚雪球般的消费数据随着每年双11疯狂攀升,折射出中国经济的两幅镜像,明面是亿万消费者释放出的巨大势能,而隐面则更加激动人心——8年里,双11成为年度最大金融试验场,金融发展则从保障支付步步递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金融工具,成为唤醒沉睡消费力、助力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支付通 则双11通
11月12日,蚂蚁金服研究院公布《借力新金融,促消费升级——8年双十一的专题报告》,报告以支付宝平台的消费数据为主要依据,以2009年双11的网络消费规模100为起点,纪录了双11突飞猛进的发展轨迹。
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6年,双11在电子商务和网络支付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支付笔数、网络消费规模指数8年间分别扩张了278倍、219倍。
或许还有人对8年前的双11记忆残存,淘宝商城里仅有27家品牌参与,早早坐在电脑前守到深夜,等到支付时,不是忘了密码,就是网银U盾找半天,等到折腾一圈点击付款时,货物已经售完。
支付通,则“双11”通。在双11场景的倒逼下,支付领域一连串的变革由此开启。
2009年双11,iPhone 3GS刚刚由联通于引入国内,支付宝App悄然上线,首个独立移动支付客户端的问世,标志着移动支付时代的曙光初露。
不过,7年前,2G网络下的支付体验并不流畅,需要从网上银行页面跳转,支付成功率低,安全性能低以及使用范围小,想买买不了的问题始终困扰。
2010年,支付宝联合各大银行推出快捷支付,只要有银行卡,就可以在支付宝付款。付款时无需登录网上银行,凭支付宝密码和手机校验码完成付款。
这一跳跃式进化使得当年双11的网络支付成功率从60%提升至95%。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奠定了支付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业标准。
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支付宝推出扫码支付,在线支付技术开始进入线下市场。从大型商超、电影院,到餐厅、咖啡馆、街头特色小店,再到飞机、火车、出租车等各类交通工具……但凡用到钱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用手机搞定,这一创新彻底激活了o2o的亿万线下消费市场。
2012年,支付宝推出账户保障服务,解决支付安全问题,双11从此进入“放心付”时代。零点一过,拿着手机轻松点下一键支付,然后关灯倒头睡觉的满意双11。
  双11成年度最大金融练兵场
回顾起8年的双11之路,上海的陈辰女士点开自己支付宝100多页账单发现,以前都是用支付宝余额付,2011年,银行快捷支付转为主角,到了2013年,余额宝成为主流支付,而2015年开始,则统统改成花呗分期。
事实上,八年双11的金融发展遵循了一条暗线,前4年解决支付问题,后4年,各种金融服务纷纷问世,成为金融创新的年度最大练兵场。
从快捷支付、扫码支付、余额宝到运费险、花呗;这些金融创新经历了双11的考验后,无不是腾身高飞,成为人们今天的“家常饭菜”。
2013年,余额宝一面世即风靡一时,当年余额宝支付占双11支付笔数9%。人们将要买东西的钱,预先放进余额宝,闲暇时获得收益,消费时随手可用,由此释放出巨大消费潜能。
报告显示,也是这一年,双11全天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全面赶超最能反应美国消费能力的黑色星期五,双11的增长率是美国黑五线上消费增长率的2倍。
除了销售额之外,在2013年,中国双11的移动支付占比还略低于美国6%,而到2014年,中国开始大幅反超美国(是美国的近2倍),2015年更是美国的近3倍。彭博社将双11定义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消费事件”。
这种“随时花”和“随时赚”的模式即便到今天依然势头不衰,2016年双11,使用余额宝付款占比11%。也就是说,每10笔的买买买,就有1笔是余额宝的贡献。
受到余额宝的启发,蚂蚁金服尝试探索更多消费+理财的模式,今年双11,蚂蚁聚宝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让持有特定理财产品用户,除了获得基础预期年化收益外,还能因为消费获得商家提供的额外理财收益。通过这个方式,商家可以聚拢更多的用户,拓展自己获取用户的渠道。
新金融从新消费中崛起
随着金融创新的迭代,和最基础的支付一样,信贷、理财、保险这些金融工具,不仅成为双11和消费的新动能,更成为了撬动商家参与年度消费大促的重要工具。
如果买到的衣服小了、生鲜坏了、马桶破损了,怎么办?
这样的困扰,在2014年的退货运费险出现后,得以化解,消费行为再添一种“催化剂”。
这种诞生于中国双11、全球保险业绝无仅有的“小”保险——只有几毛钱保费,保额不超过25元人民币,却彻底解决了网络购物的退货纠纷大问题。
在2014年双11,这一险种就创下世界纪录,单日产生保单1.87亿笔,2015年,世界纪录再次刷新3.08亿笔。
如今,时髦姑娘们不用去试衣间排队,只需网上多买几件,送上门慢慢试,因为商家会送退货退费险。
退货运费险诞生后,全球保险行业甚至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叫做消费保险,利用保险机制促进了消费达成,从价格、质量、物流等各环节提升消费体验。
八年双11里,网络消费增长从2013年到2014年经历了轻微放缓,但是2015年花呗——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的上线则扭转了这一趋势。
对于许多年青人来说,花呗的吸引力在于——可凭信用额度分期付款,免息期高达41天,消费品质则在能力承受范围内得到最大保障。现在,全国所有的90后年轻人中,每4个,就有1个开通了花呗。
2016年双11的最新数据显示,花呗这类消费信贷产品对商家的交易额有显著的提升。以天猫商户为例,开通花呗分期的首月,用户在该店铺的交易额提升33%,次月继续提升26% ;使用分期后,用户客单价平均提升达41%。
新金融的法宝:从二八到八二
8年双11,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高大上的金融已慢慢渗透进每个普通人的消费生活中。
今年,从退货运费险种衍生出的消费保险就经历了全面的升级。9大保险公司联合蚂蚁金服推出了5大类特色险种,包括:质量保障类(例如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生鲜腐烂险等)、物流保障类、售后保障类、价格保障类、信用保障类。2016年双11,消费保险的总保单量6亿笔,保障金额高达224亿元。
“好味阳澄湖”在淘宝上卖阳澄湖大闸蟹正好也8年,今年双11前,他们第一次加入放心淘中的“生鲜腐烂险”,为来店消费者进行投保。
这家店铺的总监黄晓记得,上个月,有一单寄到福建的五盒大闸蟹,价值1000多元钱,因为受到台风影响,快递延误,送到对方手里时,已经死伤大半,“好在最后,全都走放心淘赔掉了。”
这些新型保险,不仅给买家带来了保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卖家带来了扎扎实实的销售提升。
以天猫上推出的针对家装建材的消费保险,保障范围包括货物破损、退货运费、材质鉴定和品质质保——“极保障”为例,自2016年3月开始为消费者投保消费保险的商家,服务成本平均降低了20%,消费者购买转化率提升了18%。
回顾8年双11,不难发现,消费信贷、消费理财、消费保险这些新金融的代表,正如水一般,灌溉商业的土壤,激发起中国许多沉睡的消费力,成为整个经济的新引擎。
“未来的30年,数据作为新能源,计算作为新技术,会先后引发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与新文化的变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以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驱动的新金融,将会改写现有的“二八”原则,服务好更加广泛和长尾的人群,给经济带来更大的活力。
【延伸阅读】“双11”交易额再创纪录 境外媒体:全民消费升级
参考消息网11月12报道 外媒称,自2009年开始的中国“双十一”购物节,今年显得更为热闹。
中国媒体报道称,“11.11”全球购物狂欢节于11月12日零时正式落下帷幕。天猫在今年的购物盛宴创下高达1207亿人民币的成交额记录,较去年的912亿人民币增长32%。
据路透社11月11日报道,经过阿里巴巴等中国电商的努力,“双十一”正逐步成为全球电商购物节。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稍早在“双十一”会场上表示,仅仅过了三年时间,我们用一个小时完成了(2013年“双十一”)一天的交易量,这反映了整个中国的消费升级、反映了用户对互联网的热爱、反映了整个通过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报道称,2016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均爆发出新能量。阿里巴巴仅用了1小时57秒,交易额就突破362亿元人民币,超过2013年“双十一”全天交易额。截至11日15时19分,其交易额已超过2015年全天912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而其竞争对手京东11日亦宣布,其仅仅用了1小时13分就突破了2013年全天记录,9小时14分突破2014年记录,至11日13时33分,京东的成交额已超过去年全天交易额。
报道称,电商移动端化已相当明显,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平台的移动端购物占比稳定在八成以上。
据埃菲社11月11日报道,阿里巴巴11日准时启动了“双十一”购物节,仅第一个小时的交易额就达到52亿美元。
报道称,大批中国消费者在“双十一”零点钟声敲响时守在电脑或手机旁,随时准备抢购“便宜货”。这使得阿里巴巴各平台的销售额出现疯涨,短短5分钟就达到了10亿美元。
为欢庆“双十一”,阿里巴巴在南方城市深圳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晚会,邀请了足球巨星贝克汉姆夫妇、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共和时代”、好莱坞著名影星斯嘉丽·约翰逊等国际名人前来助阵。晚会结束后,天猫和淘宝等平台开始直播交易额实时更新。
记者从阿里巴巴巨大显示屏的图表上看到,“双十一”启动后,在中国在线购物网站上消费最多的非国内消费者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和巴西。
报道称,阿里巴巴从2009年起开始举行“双十一”购物节,时至今日,这家企业的雄厚实力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令人咋舌的消费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展现。
物流公司预计,未来几天将有约268万名快递员奔波在投递多达10亿个“双十一”包裹的路上。
据香港《南华早报》11月10日报道,日前,《南华早报》对五名分析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或增加29%。
“双十一”这场地球上最大的网络购物盛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这一过程中,阿里巴巴也正给内地的零售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易观国际电商分析师杨亚琼(音)称,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速为30年来最低,这或许会给这场网络购物盛宴蒙上一层阴影。
“前几年,消费者习惯在打折时囤货,但那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杨亚琼说,“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智,他们在购物时会考虑自己的真正需求,因此今年会有所不同。”
另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11月11日报道,11日正值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中国经济将被注入一剂200亿美元的强心针。
报道称,然而庞大的交易量将给中国的物流公司带来巨大压力。分析人士称,递送推迟可能会妨碍人们的购物热情。
李文涛(音)在北京送快递,他说一天下来,他送的包裹有时多达160个,“这工作真是累,我们从早上五点半开始一直忙活到半夜”。
李文涛只是奋战在最前线的千万快递大军中的一员。
中欧国际工新葡萄3522登录网页版的教授蒋炯文说:“如今,光棍节的活动不只局限于网店了。甚至连线下实体店都开始利用光棍节来做促销。因此,光棍节已经成为所有零售商的一个重大活动。”
  

  

Copyright©2024 新葡萄3522登录网页版-首页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网站:www.hzcyfc.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