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英媒:中国定向降准着眼结构性改革 新措施明年1月实施

发布者:陈老师发布时间:2017-10-09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央行希望银行能够逐渐远离过度借贷的大型国企,转向资金不足的小型企业,后者往往为私人所有且更高产。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英媒称,全家团圆的假日可能非常辛苦。但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注射的镇静剂,中国10月初放假时,金融市场至少通常不会出现焦虑情绪。上周末,中国央行适时公布了降低银行准备金要求的详细计划。此后香港的金融股猛涨5%,引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至两年来的高点。但若希望官方放宽信贷政策则不大可能实现。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4日报道,理论上,放宽存贷比规定可以释放高达一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至少九成的银行将有资格执行这一放宽限制的措施,央行将聚焦提供小微企业贷款和助学贷款等“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定向降准。
一些银行已经从2015年的一次类似降准行动中获益,而新措施将进一步扩大降准范围。新措施将推迟到明年1月实施。有鉴于此,此次注入流动性不同于过去的节前镇静剂。各银行将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贷款账目。
央行希望银行能够逐渐远离过度借贷的大型国企,转向资金不足的小型企业,后者往往为私人所有且更高产。中国较高的准备金率促使规模较小的省级银行设法从事表外信贷活动。降准后它们应能转而使用存款,从而降低风险。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将成为连带受益者。
这么做与其说是为了注入流动性,不如说是为了推进结构性改革。不过市场却更喜欢前一种解释。这就是银行股价格突破账面价值,从而使资本募集成为可能的原因。银行的明智做法将是,在这一小型泡沫瘪下去之前对这个机会加以利用。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央行定向降准惠及小企业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央行宣布定向降准以促进面向小企业的贷款。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30日报道,中国央行宣布对向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此举旨在不恶化高负债企业境况的情况下平衡对经济的支持。
在声明中,中国人民银行说从2018年开始,上述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至1.5个百分点。
报道称,为获得这一资格,各银行必须满足央行对小企业贷款的标准。例如,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幅度最大,可达1.5个百分点。央行说基于它自己的预测,这一降准措施将适用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以及该国约90%的城市商业银行。
本周早些时候,国务院发布了一项通知,敦促央行协助降低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最近数周,越来越多的人——主要来自中国各银行和券商——也呼吁央行采取行动。有迹象表明,偏紧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压。
报道称,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多少取决于银行的规模。目前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之一。
美媒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央行没有动用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出于以下考虑:贷款的增加可能削弱人民币,导致资本外逃,破坏政府为降低企业债务及其他金融风险而开展的运动。相反,央行通过向金融系统注入短期资金来确保适当的流动性。
现在,中国的货币基本稳定,虽有经济指标指向经济增速下滑,但其他指标指向经济的持续恢复力。有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说,这些因素给了央行采取行动的机会。
但央行还必须盯紧债务水平。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央行会很快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报道称,今天的定向降准政策不能改变中国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央行说,它将继续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分析人士说,不清楚中国人民银行在采取这一措施后将释放多少资金。麦格理证券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说,央行不想发出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那将违背政府金融去杠杆化的努力。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30日报道,中国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当这一措施明年1月生效时,各银行在给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时会更便宜、更容易。
报道称,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利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更广泛的经济增长。这一次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朱宁说,央行在努力放松对小规模借贷者的贷款,同时避免产生更多容易被浪费的贷款。他说,该举措“通过向小企业提供流动性,同时也提供放松货币政策的敏感信号,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报道称,在声明中,有一点不同于以往降准的地方,那就是央行说这些规定将从明年开始生效。过去,这样的变更总是立即或在几天内生效。这次推迟规定的执行给了各银行增加对小企业放贷的时间,从而有资格适用新的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度是中国人民银行刺激经济的最强有力的举措之一。但自上次(去年初)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官员们转向了更精细、更精准的工具,例如在中国越来越复杂的信贷市场从事交易,这使它们能以更直接的方式指导经济。

【延伸阅读】于学军代表:择机降准置换货币政策工具有利汇率稳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记者 张歆)“监管机构需要敏锐的掌握市场最新变化,并及时跟进、探究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案”,全国人大代表、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3月10日下午在江苏团驻地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机构也需要不断的跟踪市场,并创新监管举措”。
于学军坦言,未来两三年,全球的经济发展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增长环境、状态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如何把握好,确实考验着调控的机制和艺术。
“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另一方面,货币信贷仍在持续增长。如何在顾及或满足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平稳而有效地控制好货币信用并实现松紧适度?我的建议是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政策工具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置换”,于学军认为,“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很高,下调的空间依然很大;此外,由调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仍是收购外汇储备的资金,它的发行基础是以美元等外币做储备,自然对人民币有保值的作用,即所谓货币锚的作用,这在现阶段绝对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即对缓释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好处。”
不过,于学军的降准绝不等同于“放水”。于学军强调,“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适度对冲或切换由MLF和PSL等政策工具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并不是主张大开闸门放松货币投放”,而是通过置换来实现松紧适度。
此外,就市场高度关注的如何降杠杆的话题,于学军表示,“目前确实需要降杠杆,但降杠杆在实践中是很难的,也需要时间。因为企业的债务性融资在增加,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的速度远远慢于信贷膨胀的速度。”
于学军表示,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比以股权融资为主的模式拥有更高的杠杆率。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间接融资为主,同时信贷扩张的速度较快,直接融资比重有待提高,也由此造成企业杠杆率居高难下的状况。
去年四季度,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对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途径等。其中,债转股、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内容都包含于其中。

【延伸阅读】央行回应定向降准:大多数银行满足标准 27日调整
中新网2月21日电 昨日,有媒体报道“央行正评估银行定向降准申请支持三农要求不变”,对此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日,人民银行根据2016年度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支小情况,实行了定向降准例行考核。大多数银行上年度信贷支农支小情况满足定向降准标准,可以继续享受优惠准备金率。此次准备金率动态调整将于2017年2月27日实施。
人民银行于2014年引入定向降准考核机制。通过对满足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标准的商业银行实施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改善优化信贷结构。定向降准考核于每年2月份进行,根据商业银行上一年度“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对其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整。所有商业银行都属于定向降准考核范围,严格采用人民银行已有统计数据进行评估,无需另行上报数据或申请。
目前,定向降准考核及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已实施三年。近日,人民银行根据2016年度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支小情况,实行了定向降准例行考核。大多数银行上年度信贷支农支小情况满足定向降准标准,可以继续享受优惠准备金率;部分此前未享受定向降准的银行达到了定向降准标准,可以在新年度享受优惠准备金率;部分银行不再满足定向降准标准,将不能继续享受优惠准备金率。考核结果有上有下,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属于考核制度题中应有之义。此次准备金率动态调整将于2017年2月27日实施。

【延伸阅读】美媒评央行降准:凸显中国仍有多种支持经济手段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美媒称,随着政府试图稳住下滑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2月29日晚间表示,将允许国内的银行发放更多的贷款。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1日报道称,宣布此举的同时,中国领导层在试图让世界其他国家放心,他们对经济的管理仍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且他们手边还有许多避免经济增长速度更大幅度下降的工具。中国也在对付资本持续大量外流的问题,由于人们预期人民币的价值可能会进一步走软。
中国央行表示,自3月1日起,将降低商业银行需要留下来作为储备的现金数额,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本质上是让由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有更多的钱放贷。
报道称,这一措施是中国在寻求提振经济时试图把握分寸的最新例证。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近几年的一个放贷狂潮已经给中国留下了太多的钢铁厂和水泥厂,让许多国有企业背负了太多的债务。与此同时,中国正试图让贷款进入国有银行长期忽略的领域,比如中小型企业,领导人认为中小型企业对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这是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自2015年初以来第6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据美国美林银行估计,2月29日的措施可向中国的银行系统提供大约6300亿人民币的补充流动资金。
报道称,近几个月来,中国已经几次降低利率,还采取其他措施以重振经济增长。这些政策也许产生了影响的一种迹象是,中国公布了一月份信贷增长创纪录地飙升的数据。
通过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5百分点,央行正部分地在寻求平衡自己做出的支持货币的行动。为了支撑人民币的价值,央行已在抛售美元、同时购买人民币,而人民币一直面临贬值的压力。但是,这也减少了系统中的流动性。作为响应,央行已向国内的金融体系注入数十亿人民币。此次降准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本质上代表了一种贷款配额。
在2月29日发布消息时,中国央行表示,降准的目的是“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报道称,近几个月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慢慢地将注意力从改变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上移开,变得更重视把利率作为控制流动性的工具,特别是在银行对银行贷款市场上鼓励信贷方面,这种方法被普遍认为更市场化。
尽管如此,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仍然如此之大,以至于央行可能将需要动用其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更深层的工具。经济学家预计今年还将有几次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人民银行可用的政策工具的数量大增,”凯投宏观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2月29日在一份研究简报中写道。
威廉姆斯补充说,虽然央行已经逐步走上更多地让市场决定利率的道路,但像降准这样的传统措施仍可制造全面的刺激。他说,“此举凸显了官员在最近几天多次传达的信息,包括在二十国集团会议上,那就是政策制定者仍然有支持经济的空间。”

【延伸阅读】英媒关注中国央行再降准:意在提振投资者信心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已放松货币政策以求提振放缓中的经济。仅仅两天前,20国集团(G20)就过于依赖央行驱动全球经济增长发出了警告。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日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宣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向银行体系注入额外流动性。英国《金融时报》根据央行数据进行的估算显示,此举将向中国金融体系释放约6900亿元人民币(约合1060亿美元)。
但经济学家们警告称,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能使人民币受到进一步下行压力。
随着中国央行试图缓解人民币近期相对于美元的下跌,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每个月下降1000亿美元。在上周末上海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高官向国际同行保证,人民币不会出现持续贬值。
“(降准)的目的显然是支持经济,目前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不确定性居高不下,”牛津经济的高路易2月29日写道。“此举似乎表明,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增长仍是关键。”
2月29日的下调是2015年10月以来的第一次;此前央行搁置了这种战术,转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
分析师们表示,最新的降准之举还旨在抵消近几个月大量资本外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可能还意在提振投资者对近来恢复跌势的中国股市的信心。
“中国央行也许感觉到,投机压力已经减弱,或者更加密切地监测资本流动已经帮助减缓了外流,”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在一份简报中表示。“不管怎样,今天的决定似乎表明,中国央行对资本外流没有几周前紧张了。”

 

Copyright©2024 新葡萄3522登录网页版-首页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网站:www.hzcyfc.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