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媒: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日经中国相关股指创十年新高

发布者:陈老师发布时间:2017-10-30浏览次数:27

核心提示:日媒称,由跟中国关联度较大股票品种组成的股价指数“日经中国关联50”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不断刷新历史高值,究其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看好。
参考消息网10月29日报道 日媒称,由跟中国关联度较大股票品种组成的股价指数“日经中国关联50”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不断刷新历史高值,27日创下自2007年10月以来时隔10年的最高水平。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8日报道,对于中国共产党十九大闭幕后中国经济的前景,市场出现看好的氛围。
“日经中国关联50”指数是由在中国积极投资经营的50家日本企业股票构成的。27日在东京股市上,除SMC和日立建机等机械股之外,伊藤忠商事、JFE控股公司等的股价都创下年初以来的高值。26日上调公司业绩预测值的三菱化学控股公司股票价格上涨了3.3%。
报道称,究其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看好。SMBC日兴证券资深经济分析师肖敏捷说,“中国主导的设备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将持续下去”。
报道称,还有观点认为,民间的设备投资将继续增长。大和证券公司的山田雪乃指出:“受经济热潮的影响,中国的人工费已经涨得较高,今后工厂自动化需求将增长。”
【延伸阅读】俄媒:中国重卡销量连续刷新纪录 先行指标预示中国经济走强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际出炉。根据初步估算,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略低于第二季度的6.9%。但不能说中国经济正在减速。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10月26日报道,首先,GDP前三季度增长6.9%,大大高于中国政府设定的6.5%的全年目标。其次,一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在加速。
《专家》周刊网站今年3月曾指出,重型卡车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8月发生的一件事值得注意:中国重型卡车一年来的销量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中国卖出约105.4万辆重卡,打破了2011年创造的103.8万辆的纪录。
报道称,但该纪录没有保持多久:截至2017年9月,一年内的重卡销量已达110.1万辆。或许,这还不是今年的最高纪录。2017年全年的销量可能再创新高。
报道称,中国重卡市场从2005年左右开始超越其他国家。美国在2006年12月创造了28.4万辆的一年内销量纪录。西欧在2008年7月创造了28万辆的纪录。俄罗斯在2008年9月创造了15万辆的纪录。这里所说的重卡指的是重量超过14吨至16吨的货运卡车(每个国家的标准不同,俄罗斯和中国是14吨以上,美国是15吨以上,欧洲是16吨以上)。
报道称,从2017年3月起,中国重卡的月销量稳定在9万辆以上。过去12个月的平均年化增长率为74%,从9月同比约90%的增幅来看,增长不但没有放缓,反而在加快。相比之下,俄罗斯重卡市场去年增长10%,今年预计增长50%。
报道认为,重卡市场行情对经济有预示作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重卡市场在2007年和2010年增长放缓,中国经济也在2008年和2011年相应减速。
报道称,如今,重卡市场不但没有走下坡路,反而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并创造纪录。因此,期待经济增长在近期内加快是完全合理的。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找到“新公式”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21日表示,中国经济将顺利实现2017年的增长目标。
据路透社10月21日报道,何立峰在中共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预计,全年6.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将顺利实现。大部分经济学家相信,中国的实际增长应能轻易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经济今年三季度的增长率为6.8%,而一季度达6.9%。去年6.7%的经济增长率为26年来最低。
报道称,受欧洲和美国的需求走强以及长期低迷的钢铁等“冒烟”行业的复苏影响,今年中国经济截至目前的强劲增长让全球市场和投资者感到意外。
报道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经历转型过程,升级其重工业经济,降低污染并削减钢铁和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何立峰说,目前为止,中国去落后钢铁产能已经超过1.1亿吨,去落后煤炭产能超过了4亿吨,还同步解决了110多万人的再就业。
据报道,中国去年承诺在2016年至2020年间钢铁行业去产能1亿至1.5亿吨,煤炭行业去产能5亿吨。
何立峰说,今年估计到年底可以实现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0日报道,中国今年三季度实际经济增长率为6.8%,相比二季度小幅下降了0.1个百分点。由于利率上升和政府整治经济过热,民间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减少。
报道称,习近平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只要经济减速不大,中国就会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和实行严格环保规定。
据德国《商报》10月20日报道,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高投资下的大规模廉价生产模式已经过时。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站在岔路口。
报道称,几本新书总结了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并对国家可能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银行业专家史维平对中国未来的预测较为善意。他的著作《中国银行业转型》是对所有中国经济崩溃论者的回击。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挑战,比如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提高。但中国大银行的情况比欧美分析师所认为的要好很多。
不过,影响中国形象和中国未来的不一定是大银行、大企业或政治家。长期担任驻华记者的约翰尼·埃尔林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社会中的普通人。他在《阅读之旅——北京》一书中讲述卖菜小贩王建平(音)如何把罗勒引入北京,以及刘阳(音)如何发现自己对奶酪的热爱并成为第一个在法国学成出师的北京奶酪匠。
埃尔林能捕捉到这些故事是因为他是一位“中国通”。埃尔林是1975年首批赴华留学的德国大学生之一。40多年来,他亲身经历了中国从曾经的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大国的崛起。恰恰是小人物的命运解释了中国的经济成就带来了什么:排除万难实现自我理想的勇敢中国人。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 发展强韧经济企稳
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韧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物价涨幅较低,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年1100万的新增城镇就业目标即将提前完成。
发展韧性明显增强
据路透社北京10月19日报道,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1.7%,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9日报道,中国改用了一种经过试验并被证明是可靠的方法制造出又一个季度的可观经济增长。
国有银行的巨额放贷、活跃的政府支出以及强劲的出口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有力和稳定的增长。包括零售开支、住房销售和对外贸易在内的数据表明,在政府引导下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有一部分可能要感谢世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增加了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中国出口呈现了良好增长。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19日报道则认为,强劲有力的工业产出和消费支出让中国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让中国旨在控制过剩产能、治理污染和转向更可持续增长道路的努力有了坚实立足点。
报道引述摩根大通的经济分析师吴向红的话说:“消费是经济的稳定因素,工业产出在9月份出现了加速。总体来说,今年的经济增长相当稳健。”
中国民生银行的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的外部需求相当稳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此外消费也非常强劲。由于要清理过剩产能,再加上环保方面的考虑,投资略有减少。不过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展现出良好的势头。”
全年目标触手可及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9日报道,在制造业和出口等传统增长引擎发力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强劲增长6.8%,符合市场预期。
报道称,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然低于第二季度的6.9%,却使全年6.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变得触手可及。更让中国官员乐观的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九大开幕几天前表示,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
报道认为,工业活动增加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第三季度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源于过剩产能削减政策。
报道称,全球需求复苏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喘息空间,让许多人预计的经济放缓至今未出现。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这项数据是衡量制造业活动的主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但较上半年放缓,表明消费者变得谨慎。
报道称,分析人士认为,工业增加值上升主要是受今年利润大幅反弹的国有企业的驱动。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1至9月,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大型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上升18.4%,至1.1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大型国企主导着中国传统工业领域。
据报道,尽管政府出台了楼市降温措施,但房地产投资仍然稳健,推升了钢铁、家具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提升了制造业利润。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提振了中国出口。
另据路透社北京10月19日报道,分析师指出,三季度GDP整体符合近期预期、超过年初预期,反映了中国经济短期已经企稳,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平稳。不过,受制于资金来源,基建投资增速有进一步放缓的压力,明年房地产投资和整体投资或将放缓并拖累经济增长的情况需要关注。
报道称,前三季度GDP增速6.9%意味着四季度保增长压力不大。管理机构也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报道引述了分析人士的话。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三季度GDP增速6.8%整体符合近期预期,超过年初预期,反映了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短期已经企稳。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说:“GDP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作为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增长维持相对疲弱态势,未来经济增长预计也将维持平稳,四季度或略回升到6.9%,全年6.9%。”
【延伸阅读】2017年对世界增长贡献率35% 美媒:中国助力全球经济达十年来最佳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的强劲增长正在为已经处于十年来最佳表现的全球经济助力。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19日报道,中国当日宣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季度增长6.8%。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7%。高盛公司经济师将其对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提高至6.5%,说明对明年急剧减速的共识在减弱。
据报道,亚洲各地19日出现经济上扬的证据:韩国央行上调了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日本的出口额9月份连续第三个月涨幅达两位数,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出人意料地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提升了对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的增长预期,并称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为近十年来最佳。
PNC金融服务集团资深国际经济师威廉·亚当斯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再度反映出2017年全球经济既不过热也不萧条。”亚当斯曾供职于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驻北京办事处。他说:“这个良性循环触及从中国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增长3.6%、明年增长3.7%,均比之前的估计高0.1个百分点,亚洲为这种增长做出的贡献占63%。
兴业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师克劳斯·巴德尔说,中国的进口需求复苏是亚洲各地的力量源泉,同时亚洲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大幅回升,使得全球经济上扬“高度同步”。
周小川表示,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加速的推动力主要是家庭消费。这在19日发布的数据中得到体现,9月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升至10.3%。消费支出为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长贡献了64.5%,比2016年同期高出2.8个百分点。中国统计数字里的消费支出包含政府的一些支出。
巴德尔说:“中国给予全球经济的提振在性质上正发生变化。未来它可能不再那么偏向大宗商品生产国,而更多地偏向为中国家庭提供服务的国家,特别是旅游服务。”
报道称,习近平18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凸显了中国对世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他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他还提出了用30年时间取得大国地位的路线图,称中国到2050年左右将成为创新、影响力和军力方面的全球领导者。
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罗震表示,中国公布的最新数据差不多保证了它今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35%。

Copyright©2024 新葡萄3522登录网页版-首页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网站:www.hzcyfc.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