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5G商业产值或惊人!5年料超35万亿元

发布者:陈老师发布时间:2019-03-11浏览次数:33

核心提示: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参考消息网3月9日报道 新媒报道称,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商业用途,预计在2020年到2025年期间直接和间接拉动的经济产出,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6日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显示,5G将催生工业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开发、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务岗位,并培育基于在线平台的灵活就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报道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监管研究部主任张春飞介绍,从直接贡献看,5G部署可以有效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一是大量网络设备采购,二是手机终端升级换代,三是推动开发出更多应用。

报道介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20年到2025年期间,中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达3.3万亿元。

报道称,从间接贡献看,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支撑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全面深刻变革,为传统产业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助一臂之力。

报道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20到2025年期间,中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

据报道,在今年2月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小米、vivo等中国企业已争先发布了自家的5G手机。

报道认为,中国的运营商距离得到5G牌照、实现5G技术的商业用途已经不远了。

【延伸阅读】华为垄断5G?思科:美国想多了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台媒称,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是中国科技公司华为的竞争对手之一,思科首席执行官(CEO)查克·罗宾斯表示,美国政府不该担心华为会在兴建5G无线网络竞赛中独占优势,他认为外界对华为的担忧过于夸大。

据台湾《联合晚报》3月4日报道,罗宾斯3月3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指出:“全球当前基础设施由欧洲、中国、美国等地的多家通讯供货商兴建。”他说:“尽管我们听到各种说法,但我认为未来情况依旧如此。”

报道称,罗宾斯说,西方主要设备制造商擅长不同领域的下一代移动设备,而华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则是广域无线电技术和核心网络设备;即便如此,提供5G设备的制造商也不会由华为一家独大。

报道介绍说,欧洲是华为在中国以外的最大市场,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希望将抵制华为的活动扩大到欧洲。但欧洲的经济大国德国拒绝直接封杀华为设备。

【延伸阅读】“缺席”5G?!苹果直面“沉默的代价”——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日媒称,美国苹果公司在新一代高速通信标准“5G”战略方面至今坚守沉默。在韩国三星电子和中国华为相继宣布将在2019年内发布5G终端的背景下,苹果在3月1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也没有拿出具体的战略。5G被认为将催生改变产业结构的技术创新,在5G领域落后于人很可能使股东的担忧转变为不信任。

被高通“卡住喉咙”?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4日报道,2月25至28日,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展“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举行。苹果和往年一样并未参展,但今年其“缺席感”愈发突出。这是因为苹果至今未公布5G智能手机的投放计划,而竞争对手则相继发布了5G智能手机。

报道称,除三星与华为外,小米和OPPO等新兴智能手机厂商也展示了最新的5G智能手机,力争抓住将从2019年开始迎来商用化的5G的商机。

报道介绍,3月1日,在苹果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也未提及5G战略。对于与今后的商品计划有关的问题,库克仅表示“涉及众多事宜,不便透露”。

苹果难以发布5G终端是因为无法从美国高通采购支持5G的半导体,苹果和高通因专利纠纷关系出现恶化。苹果以高通的专利费过高为由,于2017年1月起诉高通。此后,双方在世界各地以侵犯知识产权等为由一直在展开司法争夺。

报道介绍,宣布将在2019年发售的5G智能手机基本上都采用高通的半导体。可以完全不依赖高通的只有华为(旗下拥有半导体公司)。由于苹果替代采购方英特尔开发滞后,行业内大多数观点认为“预计2020年之前苹果无法推出5G终端”。

也有报道称,苹果已开始自主开发通信半导体,但是库克承认“即使现在开始向半导体投资,实现上市也要3到4年时间”。

苹果的“神力”正慢慢消失

报道称,在5G领域落后于人的代价恐怕不仅限于智能手机领域。5G与物联网(IoT)相结合,是推进产业高度化的核心技术。华为和高通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提示了无线联网的机器人在工厂内活动的未来构想。通过5G通信,不仅经由云端使用人工智能(AI)的高度处理成为可能,而且由于配线较少,设备生产线的更换时间也将从现在的几个月减少至几天。

报道介绍,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企业也将5G视为商机。微软云端业务负责人朱莉·怀特表示“5G与云的融合将扩大业务领域”。微软也在MWC上企业相继展出了眼镜型的AR设备。如今是“戴在眼睛上的设备”也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竞争对手的时代。

报道称,依赖硬件盈利的苹果将缺乏应对5G时代的能力。致力于发展云端业务的谷歌正在加紧开发不仅支持智能手机还支持物联网的安卓系统,布局“后智能手机”时代。正如智能手机曾经蚕食了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一样,在5G时代,智能手机也很难高枕无忧。

报道表示,在3月1日的股东大会上,一位持有苹果股票34年的男性股东质问库克:“(苹果)在产品开发中充分考虑到风险了吗?”对于苹果来说,严格的保密主义曾激起了外界对其技术创新的期待。但在如今,苹果的这一“神力”已经在慢慢消失。

【延伸阅读】5G服务已悄然兴起!中国开始“尝鲜”——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日媒称,5G即将迎来商用化,各通信企业开始相继推出面向企业客户的新服务。在物联网(IoT)市场上,通信企业将打造可高速收发大量数据的环境。不仅面向使用智能手机的个人客户,还将增加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合作,5G有可能改变一些产业的竞争格局。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4日报道,“使用5G可灵活快速操纵工厂的机器人”。德国电信2月25日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宣布,与德国大型照明厂商欧司朗合作。

报道称,无人机器人通过相互通信实现搬运原材料等工作更加高效,同时利用覆盖工厂的移动通信信号来掌握运转状况。即使位于总公司等地,也能对工厂进行实时管理,迈出走向“智慧工厂”的第一步。德国电信将在2020年之前开始提供5G的商用服务。

报道指出,5G几乎不会发生通信延迟的情况,即使大量通信终端和设备同时联网,也能流畅传送信息。因此5G被认为适合应用于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等领域。

在中国开始部分应用

随着5G商用临近,各通信企业接连发布相关服务方案。在今年MWC上,韩国电信(KT)介绍了与现代重工合作提高轮船维修效率的案例。现场操作工佩戴5G联网眼镜型终端,远方作业人员可通过眼镜确认现场作业安全性,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指导现场操作工完成维修。

在中国,5G也开始局部用于企业。中国移动与中国铁路等2月18日在上海虹桥站开始打造“5G车站”;用户在候车期间可高速下载电影;人工智能机器人能自动提供去餐厅的路线等信息。

报道称,在北京等地,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已经超过智能手机用户数。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表示,“物”将超过人,强调了智能手机以外服务的重要性。

5G带来的变化还扩大到了消费者身边的领域。中国移动与腾讯控股等将在2019年内开始尝试将5G用于网游。

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杜兰特表示,“5G是基础设施。通过与云和人工智能业务连接,产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取得收益仍需时间

报道认为,虽然5G已经开始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但对通信企业而言,要想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新的收益来源仍需时日。

美国威瑞森通信高级副总裁利玛·克雷斯表示,“目前还看不出如何通过‘连接’以外的5G业务来盈利”。到2025年,5G通信网领域的投资仅欧洲就预计达到50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99元人民币)左右。各国通信企业正在竞相寻找可以获得收益的伙伴企业。

报道称,5G如果得到普及,除智能手机领域外,还可在工厂、交通基础设施、汽车、医疗现场等领域进行应用。不仅是通信企业,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都可用数据获得商机。能否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关乎5G时代的竞争力。

【延伸阅读】出海记|耕耘西班牙10年 海信5G手机亮相MWC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它悄无声息,但它应有尽有,而且产品线丰富。从配备打孔屏和480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到5G手机;还有其他厂家没有的独特产品,例如后屏幕为高清电子墨水屏的新型智能手机。它就是中国海信公司。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月27日报道,海信刚刚庆祝了登陆西班牙市场10周年,以及公司成立50周年。成立之初,它只是一家生产无线电的小厂家。在西班牙,海信以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闻名,但实际上海信还拥有种类丰富的手机产品。

据报道,在今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信也带来了几款引人关注的明星产品,例如全新的A6手机。A6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背面配备了一块高清电子墨水屏,非常适合阅读电子书或其他类型的文件。这种屏幕耗电量很低,最重要的是,由于发射的蓝光很少,对使用者的眼睛损伤更小。这款手机即将上市,定价为499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61元)。

海信还带来了另一款新手机U30。U30配备后置双摄像头,包括一颗4800万像素摄像头和一颗500万像素摄像头。前置摄像头为2000万像素。U30采用了6.3英寸全高清打孔屏,搭载了高通骁龙675处理器,运行内存为8GB,存储容量为128GB。U30的电池容量为4500毫安。

据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获悉,2月25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首日,海信还展出了与紫光展锐联合开发的5G原型手机,并计划于今年Q3推出自己的首款5G商用手机产品。据了解,海信从2015年就开始致力于5G的研究,先后加入IMT2020(5G)、3GPP、GTI等重要5G推进组织,2018年海信分别加入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终端研发联盟,2018年9月与中国移动联合完成业内首个基于3GPPR15版本的5G端到端8K超高清视频演示,本次5G原型机的发布,代表海信在5G研发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据了解,除了通信产品,海信多元化的产业方向为5G的应用带来了广阔前景,未来海信将在移动通信、高清视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业务领域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5G终端和解决方案,与上下游企业共建成熟的5G产业生态圈。

【延伸阅读】调查显示:全球企业高管普遍低估5G潜力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英媒称,科技顾问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发表研究显示,尽管5G技术有望大幅提高网速和增加网路容量,全球业务与技术高管尚未充分意识到其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但他们普遍认同5G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路透社2月28日报道,该项调查显示,高管们提到5G落地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前期投资、安全性以及员工接纳度。虽然78%的高管认为在工作场所使用5G有利于提高业务安全性,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5G网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5G将掀起新一轮连接浪潮,为创新、商业和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埃森哲全球网路业务主管乔治·纳齐(George Nazi)称。

他并表示,三维视频、沉浸式电视、自动驾驶汽车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将为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机遇,并引发重大变革。而要实现这些突破,电信运营商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据报道,72%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他们需要协助以构想5G未来的可能性和应用场景;四成受访者认为,电信运营商是他们迈向5G征程的主要服务提供者和合作伙伴。然而,六成受访高管表示,通信服务提供者对他们各自所在行业面临的挑战(如不同行业应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创新)尚缺乏足够认识。

报道称,这项调查由Loudhouse Research代表埃森哲于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向12个行业的1800余名全球大、中型企业高管开展线上调查,53%企业高管认为5G赋能企业的大部分事项4G网络都能支援,不足四成的高管预测5G将在网络速度与网络容量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此外,据报道,六成高管认为,5G技术到2022年将惠及几乎所有人;七成受访者认为,5G应用将助力企业在客户互动中占据优势;超过四成的受访高管预测5G将对网络速度及网络容量影响重大。

 

 

Copyright©2024 新葡萄3522登录网页版-首页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邮政编码:201815 沪ICP备 10034587号-3 网站:www.hzcyfc.com

Baidu
sogou